原文服务方: 原子能科学技术       
摘要:
本文基于COMET公司MXR225/22型X射线管,使用高纯锗探测器测量了X射线管大、小焦点几种管电压的X射线原始谱,并测量了小焦点下的初始透射谱,在此基础上测量了X射线穿过几种不同材质(铝、钛、铁和铜)吸收片的透射谱。结果表明:X射线管大、小焦点能谱近似相同,低能端X射线比重较大,原始谱中包含铜、银、钨和铅元素的特征峰;初始透射谱低能端硬化明显,并随着管电压升高,高能端所占比重增大,钨特征峰变得明显,X射线平均能量升高,能谱的X射线强度最大区域在最高能量的1/3附近;金属吸收片对X射线硬化明显,硬化效果强烈依赖于其原子序数。相关结果已在工业CT硬化校正中应用,重建图像质量得到改善。
推荐文章
用改进的透射光栅谱仪定量测量X射线能谱
新型透射光栅谱仪
狭缝阵列
X射线能谱
空间分辨
快脉冲硬X射线能谱测量实验研究
吸收法
连续硬X射线
能谱
透射系数
解谱
HPGe测量连续硬X射线能谱的解谱方法研究
X射线
HPGe探测器
剥谱法
解谱
单光子入射方法测量超快硬X射线能谱
单光子入射
超快硬X射线
超短脉冲激光
固体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X射线管原始谱和透射谱的测量及应用
来源期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学科
关键词 X射线管 原始谱 透射谱 X射线吸收 硬化校正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及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9-1865
页数 7页 分类号 TL9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38/yzk.2016.50.10.185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于得洋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6 41 4.0 4.0
2 李公平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75 243 7.0 12.0
3 潘小东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25 66 5.0 6.0
4 张催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9 20 3.0 4.0
5 商宏杰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10 20 3.0 4.0
6 张益海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4 17 3.0 4.0
7 骆岩红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6 46 4.0 6.0
8 邵曹杰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8 15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5)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X射线管
原始谱
透射谱
X射线吸收
硬化校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原子能科学技术
月刊
1000-6931
11-2044/TL
大16开
北京275信箱65分箱
1959-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719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795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