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委中”对布比卡因(bupivacaine,BPVC)致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委中组、电针肾俞组,各组18只,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4d、7d、14d3个亚组,共12个亚组,每组6只.模型组、电针委中组和电针肾俞组采用0.5% BPVC肌内注射制备多裂肌损伤模型.电针委中组和电针肾俞组大鼠分别予以电针“委中”“肾俞”治疗,每次20 min,每天1次,各个亚组分别治疗4d、7d、14 d;对照组和模型组同步进行捆绑固定.观察不同时间点多裂肌HE、Masson染色的形态学变化,肌纤维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likegrowth factor 1,IGF-1)和成肌分化抗原(my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tigen,MyoD)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造模后不同时间点多裂肌形态学改变显著,损伤后第14天仍未完全恢复,电针委中组与电针肾俞组从形态学上优于模型组.第7天时,电针委中组多裂肌肌纤维CSA大于模型组(P<0.05);第14天时,电针委中组和电针肾俞组均高于模型组(P<0.01,P<0.05).第4、7天模型组多裂肌IGF-1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第4天电针委中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电针委中组高于电针肾俞组(P<0.05),电针肾俞组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第14天,电针肾俞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与电针委中组(P<0.01).第4天时,MyoD的表达两电针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其中电针委中组高于电针肾俞组(P<0.01).结论:电针“委中”和电针“肾俞”均能促进腰多裂肌损伤后的再生,电针“委中”在多裂肌损伤后再生的早期阶段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IGF-1和MyoD的表达并提前完成成肌细胞的分化有关.
推荐文章
电针“委中”穴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细胞外基质中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腰多裂肌
委中
细胞外基质
胶原蛋白Ⅰ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多时间点观察电针"委中"对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IGF1R和IGFBP3的表达
多裂肌
电针
委中
1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电针“委中”对多裂肌损伤大鼠MG激活的影响
多裂肌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脊髓
海马
电针"委中"对多裂肌损伤模型大鼠钙调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
多裂肌
脊髓
电针
委中
海马
钙调蛋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电针“委中”对布比卡因致大鼠腰多裂肌损伤后再生及组织形态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针灸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腰多裂肌损伤 布比卡因 穴,委中 IGF-1 MyoD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机制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7-294
页数 分类号 R246.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703/j.0255-2930.2016.0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莉 58 712 17.0 26.0
2 刘通 4 26 3.0 4.0
3 陈玉佩 6 30 3.0 5.0
4 彭园园 3 17 2.0 3.0
5 邹德辉 2 2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2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97)
二级引证文献  (2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多裂肌损伤
布比卡因
穴,委中
IGF-1
MyoD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针灸
月刊
0255-2930
11-2024/R
大16开
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5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2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320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