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近年来,对于大数据已经出现了盲目崇拜,就是无质疑、不反思地跟风颂扬和无限拔高。本文不涉及任何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大数据及其应用,仅讨论一个根本问题:大数据能够套用到对于人类的研究中吗?对这个问题,我国学术界虽然也出现了一些质疑,但是不仅寥若晨星,而且在学理上也主要是在可操作性的层次上争论,并没有击中要害。其实,大数据最值得质疑的,既不是其定义,也不是其功能或意义,还不是方法论层次上的"以相关分析取代因果分析",而是"一切皆可
推荐文章
大数据时代如何培养新闻人才
大数据时代
新闻传播
人才培养
变革创新
分布式网络信息数据防篡改方法研究
分布式网络
信息数据
防篡改
谈新闻传媒业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冲击
大数据时代
新闻传媒业
应对策略
大数据浅析
大数据
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挖掘
数据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大数据套用到研究人类的“原罪”
来源期刊 社会观察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自然科学领域 因果分析 盲目崇拜 相关分析 主体建构 人文社会 三层意思 被监测对象 人生意义 医疗记录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
页数 2页 分类号 F4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绥铭 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 101 505 13.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然科学领域
因果分析
盲目崇拜
相关分析
主体建构
人文社会
三层意思
被监测对象
人生意义
医疗记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社会科学文摘
月刊
2096-1979
31-2120/C
大16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328室
4-918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96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0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