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碘酸钠鼠尾静脉注射导致的C57 BL/6 J小鼠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变化。方法:将60只6~8周龄C57 BL/6 J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碘酸钠组。碘酸钠组经鼠尾静脉注射碘酸钠(35mg/kg),分别于注射后6h,1、3、5、8d进行眼底照相、OCT和电生理检测;正常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所有小鼠摘除眼球制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呈淡红色,视盘呈黄色,视网膜血管呈放射状走行。鼠尾静脉注射碘酸钠后6h即可见到眼底黄白色类似玻璃膜疣样改变,但此时OCT和ERG尚无明显变化。注射后1d,眼底改变加重,类玻璃膜疣的改变逐渐增加,OCT可见RPE层色素紊乱,光感受器和外核层受损。注射后3d,视网膜损伤进一步加重,视网膜出现水肿,注射后5d水肿消失,视神经变白,眼底病灶进一步增多。注射后8d,RPE层、感光细胞层及外核层结构破坏明显,几乎没有正常结构。在此过程中, ERG表现为a波、b波振幅下降,并呈时间依赖性加重。 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规则整齐,密度均匀。碘酸钠组小鼠外层视网膜呈波浪状改变,RPE层正常结构消失,可见黑色圆形沉积物,随时间延长,黑色沉积物逐渐增多,至注射后第8 d时几乎没有正常RPE结构。结论:碘酸钠经鼠尾静脉注射后,可以很好地模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发病过程,视网膜出现明显的形态和功能变化,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研究提供一个较好的动物模型。
推荐文章
碘酸钠诱导大鼠视网膜损伤的病理改变和SOD、CAT的变化
视网膜色素变性
碘酸钠
大鼠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血脂异常ApoE基因缺失小鼠视网膜及Bruch膜组织形态观察
血脂异常
载脂蛋白E基因缺失小鼠
光感受器细胞
色素上皮细胞
Bruch膜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碘酸钠诱导兔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模型的研究
碘酸钠
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
低氧预适应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防护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低氧预适应
视网膜
光损伤
形态学
感光细胞
BALB/C小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碘酸钠对小鼠视网膜形态和功能变化的影响
来源期刊 国际眼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碘酸钠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6-10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39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80/j.issn.1672-5123.2016.6.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姜双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 3 8 2.0 2.0
2 徐海月 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 3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碘酸钠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眼科杂志
月刊
1672-5123
61-1419/R
大16开
西安友谊东路269号
52-239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355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622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