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优化五味子煮散颗粒的煎煮工艺,并与传统饮片的煎煮质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对五味子煮散颗粒煎煮工艺的影响,以五味子醇甲煎出量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优化煎煮工艺;对比煮散颗粒和传统饮片的溶出量及煎出效率,评价五味子煮散颗粒煎煮质量.结果:优化工艺为:加20倍量水,无需浸泡,煎煮2次,每次15min;各时间点煮散颗粒煎液中指标成分的溶出量及干膏率均高于传统饮片;煮散颗粒1g的煎出效果约相当于传统饮片的4g.结论:优选的煎煮工艺简便、快速,稳定可行,煮散颗粒煎出效果优于传统饮片.
推荐文章
葛根芩连汤煮散颗粒与传统汤剂煎煮效率比较研究
葛根芩连汤
煮散颗粒
葛根素
干膏收率
南五味子中五味子酯甲的含量测定
HPLC
南五味子
五味子酯甲
含量测定
正交实验法优选南五味子的炮制工艺
南五味子
木脂素
醋蒸
炮制工艺
参芪五味子糖浆的质量标准研究
参芪五味子糖浆
TLC
HPLC
五味子甲素
质量标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味子煮散颗粒煎煮工艺优化及其煎煮质量评价
来源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五味子 煮散颗粒 五味子醇甲 煎煮工艺 煎煮质量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48-14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英 108 428 11.0 15.0
2 呼梅 20 61 4.0 6.0
3 袁强华 41 135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1)
共引文献  (17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五味子
煮散颗粒
五味子醇甲
煎煮工艺
煎煮质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杂志
月刊
1673-1727
11-5334/R
大16开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18-9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601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4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