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化工学报       
摘要:
通过对超疏水纯铜样品和4种经过不同表面改性处理的铝合金样品的冷凝实验,系统地研究了表面特性不同的辐射吊顶表面冷凝液滴的脱落尺寸。结果表明,超疏水表面合并诱导脱落的液滴半径不足300μm,而且尺寸相近的微小液滴(半径之比在1.0~1.5)合并后易于发生液滴脱落。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对液滴合并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合并前两液滴半径之比的增大,液滴合并脱落的阻力,黏附功和黏性耗散相比于合并后释放的表面能均变得显著,从而导致液滴合并脱落的概率减小。常规辐射吊顶表面上重力诱导脱落的液滴半径随机分布在2.0~6.0 mm,但在表面的后退角和前进角所确定的上、下限范围内。因此,超疏水处理后的辐射吊顶大幅减小了冷凝液滴的脱落尺寸,可显著降低其表面结露风险。
推荐文章
组合表面调控液滴特性强化蒸汽冷凝传热
凝结
传热
格子Boltzmann模拟
表面
组合传热模型
传热强化
自然循环中冷凝液滴自由表面识别的改进
冷凝液滴
自然循环
移动粒子半隐式法
自由表面识别
全局扫描
滴状冷凝初始液滴的形成机理
滴状冷凝
初始液滴
电子探针
纳米
机理
疏水表面结霜初期液滴生长的理论分析
表面
冷凝
液滴
生长
传热
热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辐射吊顶表面冷凝液滴脱落尺寸分析
来源期刊 化工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凝结 超疏水表面 接触角 热力学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流体力学与传递现象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52-3558
页数 7页 分类号 TK1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6029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江亿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367 12770 59.0 95.0
2 刘晓华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04 2288 29.0 43.0
3 张涛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147 1528 22.0 34.0
4 唐海达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3 1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2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凝结
超疏水表面
接触角
热力学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学报
月刊
0438-1157
11-1946/TQ
大16开
192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83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