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内皮抑素对实体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60只小鼠成功建立肉瘤移植瘤后随机均分为内皮抑素5 mg· kg-1·d1治疗组(A1组)、内皮抑素10 mg· kg1·d1治疗组(A2组)、内皮抑素15 mg·kg1·d1治疗组(A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记录肿瘤生长情况,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灌注血管距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与B组相比,A1、A2、A3组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肿瘤生长(P<0.05),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4.91%、45.83%、65.30%.与B组相比,A1、A2、A3组灌注血管距离逐渐增大[(66.06±14.98) μm、(84.94±6.99) μm、(108.16±18.10) μmvs.(43,33±8.21) μm] (P<0.05),而MVD逐渐减少[(30.27±9.95)个/400Hp、(17.87±7.69)个/400Hp、(9.60±4.31)个/400Hp vs.(43.13±9.86)个/400Hp](P<0.05).结论 内皮抑素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有望成为实体肿瘤临床治疗的有效药物.
推荐文章
血管抑素对胰腺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血管抑素
胰腺癌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转染
微血管密度
血管抑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血管抑素
视网膜新生血管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内皮抑素对实体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
来源期刊 江苏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内皮抑素 血管生成 肉瘤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26-1329,封3
页数 分类号 R7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苏稼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 105 751 13.0 21.0
2 施鑫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骨科 76 483 12.0 16.0
3 姚强 什邡市人民医院骨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内皮抑素
血管生成
肉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医药
半月刊
0253-3685
32-1221/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28-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98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