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医学临床的各个学科都会面临病人的各种躯体症状,按照常规的思维模式,症状背后存在相应的病理基础,因此,它们就变成提示各种躯体病理改变的线索,也成为诊断及治疗的基本依据. 症状与系统并非一一对应 医学将躯体症状按系统进行了分类,比如消化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这样便于医生循着症状的线索进行分诊,对相应系统进行检查并规划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东汉《论语》训释的礼学意蕴发微
《论语》
礼学
包咸
马融
郑玄
生日礼物事件的背后——关注优秀学生的心理成长
优秀学生
心理成长
生日礼物
事件
学校教育
全面发展
晕轮效应
错误行为
浅谈高职学校学生的心理成长
高职学校
高职教育
心理成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孙学礼:症状背后的“心理成分”
来源期刊 心理与健康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理与健康
月刊
1005-7064
11-3387/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安康胡同5号
82-58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86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