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传统的“道德”标准是迄今为止一直起作用的评价方式.尼采对于这种“道德”的视角集中力量进行攻击,他认为道德(视角)用一种邪恶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和他人:这个世界不应该存在,应该有一个更好的世界,“真实世界”,不欺骗人的世界;任何人都必须遵循他们这类人认同的“客观”价值、“普遍”原则,这也是他们强制他人的手段.在尼采看来,道德就是首先否定他人,并把他人与自身对立起来从而肯定自身.尼采主张非道德主义即彻底的虚无主义:一方面是反对至今为止一直起作用的道德的评价,另一方面他也为存在确立了新的视角,新的评价方式.道德的评价只是解释的一种,还有其他不同的解释,生存应当是多元的、多样化的,因为视角就是多种多样的.超越道德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在肯定中实现非道德的目标,即对生命的肯定.生命是自我超越的,它没有外在的目标,不依靠外在的规定性,生命由于自身的生成与丰盈而要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推荐文章
论哈贝马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阐释
哈贝马斯
形而上学
意识哲学范式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的现实意义
后形而上学
哈贝马斯
历史使命
现实意义
浅析形而上学在建筑中的二元对立命题-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
双重科学
打破重塑
疑问关怀
试析叔本华悲观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
叔本华
悲观主义
意志
表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真实世界的寓言——尼采非道德视角下的形而上学批判
来源期刊 金田 学科
关键词 真实世界 虚无主义 道德 视角 生命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展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8-459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晓丽 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真实世界
虚无主义
道德
视角
生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田
月刊
1003-0832
45-1061/I
16开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307
总下载数(次)
77
总被引数(次)
60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