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在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4年4月-6月入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且年龄> 18岁、14 d内未再次复发的患者资料,最终纳入3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4例患者总病死率为3%,平均住院时间(1 1±3)d,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1±1)d.器官衰竭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值、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无器官衰竭组(p<0.05);感染组D二聚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无感染组(P<0.05);死亡组D二聚体、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5).且随着急性胰腺炎分级的升高,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明显升高(P<0.05);但C反应蛋白水平在轻型和中型间比较差异不大(P>0.05),而在中型和重型、轻型和重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预测器官衰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高于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D二聚体预测感染的AUC高于C反应蛋白但低于降钙素原;D二聚体预测死亡的AUC高于C反应蛋白但低于降钙素原.结论 D二聚体是一种有效、简便、经济的能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的检测手段,且D二聚体相较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其预测准确性更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D二聚体在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华西医学 学科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D二聚体 感染 器官衰竭 死亡
年,卷(期) 2016,(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30-15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4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伟明 66 323 9.0 14.0
2 郭强 22 38 4.0 5.0
3 郑照炼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胰腺炎
D二聚体
感染
器官衰竭
死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医学
月刊
1002-0179
51-1356/R
大16开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7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5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16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