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该研究旨在建立大果黑果枸杞组培快繁技术体系。[方法]以大果黑果枸杞嫩茎作为外植体,以 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大果黑果枸杞组培苗初代、继代以及生根培养的影响。[结果]适合大果黑果枸杞初代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 MS+ZT 0.2 mg/L+IBA 0.01 mg/L,在此培养基上,腋芽的生长状况良好,萌芽率高达88.73%,且玻璃化的情况很少;同样, ZT对组培苗增殖培养的效果要优于6-BA,适合组培苗增殖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MS+ZT 0.15 mg/L+ IBA 0.01 mg/L,在此培养基上,组培苗的生长速度快,其增殖倍数可达5.83倍,组培苗基本没有玻璃化现象,且苗生长健壮;适合组培苗生根的培养基为 MS+IBA1.0 mg/L,生根率可达100%。[结论]适合大果黑果枸杞组培苗炼苗移栽的基质配比为腐殖土∶珍珠岩=1∶1,在此基质中培养的苗木均长势良好,成活率高达92.37%。[结论]该研究为大果黑果枸杞的规模化生产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黑果枸杞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黑枸杞
组织培养
增殖培养
生根培养
蝴蝶兰'大辣椒'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优化
蝴蝶兰
不定芽
增殖
生根
快速繁殖
榆阳区黑果枸杞人工栽培管理技术
黑枸杞
育苗
栽培管理
技术集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果黑果枸杞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大果黑果枸杞 初代培养 继代培养 生根培养,炼苗移栽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分子生物学?组织培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0-1064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1575字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宗成文 延边大学农学院 54 451 13.0 19.0
2 姚航 延边大学农学院 3 10 2.0 3.0
3 曹后男 延边大学农学院 51 427 13.0 18.0
4 孙思雨 延边大学农学院 1 5 1.0 1.0
5 曲柳 延边大学农学院 2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4)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果黑果枸杞
初代培养
继代培养
生根培养,炼苗移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双月刊
1009-4229
43-1422/S
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
42-209
200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531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584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