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计算机应用研究       
摘要:
随着极化相关技术的发展,极化调制在V2V(vehicle-to-vehicle)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V2 V通信环境复杂,极化调制在V2 V通信中会产生去极化效应,从而影响通信质量。为了能够识别去极化效应的大小,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几何散射理论的V2 V多天线极化信道模型。该模型可通过已知的多天线配置、极化场辐射模式及散射体的空间分布,建立去极化效应模型,从而将信道的去极化效应由交叉极化鉴别度———XPD (cross polarization discrimination)的值表示,以拓展极化调制在V2V系统中的使用范围,提高传输速率。实验结果表明,XPD的值受到车辆间距离影响存在阈值,并强烈依赖于到达方位角的分布常数,且当到达方位角的值不同时,改变到达仰角的最大值的大小,XPD值的变化呈固定趋势。因此,所提出的多天线几何信道模型,成功地将极化引入多天线的V2 V通信,可以为极化域通信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推荐文章
基于5G波段的V2V高速无线信道建模
V2V信道
抽头延迟线模型
Nakagami衰落
多普勒谱
马尔科夫链模型
多信道车联网V2R/V2V数据传输调度算法
车联网
数据传输
信道分配
调度
半定规划
车对车三维信道建模及其空-时相关特性分析
车对车
多入多出
空-时相关特性
三维信道模型
街道环境V2V通信信道建模与容量分析
V2V通信
信道模型
相关函数
信道容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V2V多天线几何去极化信道建模
来源期刊 计算机应用研究 学科
关键词 车对车通信 几何信道建模 多天线阵列 交叉极化鉴别 去极化效应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网络与通信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17-312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91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3695.2016.10.05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学宏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系 22 112 6.0 9.0
4 杨晓丽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系 5 2 1.0 1.0
14 白冰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系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2)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车对车通信
几何信道建模
多天线阵列
交叉极化鉴别
去极化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应用研究
月刊
1001-3695
51-1196/TP
大16开
1984-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00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383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