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课程性质决定体育课上,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身体练习和各种活动,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发展体能、掌握技能的目的.然而,我们在公开课或各种级别的评优课上,总是看到学生在体育教师的统一指挥下,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重复着某一个动作.这样的课看似秩序井然,实则低效甚至无效.因为这种公开课或评优课,教师的准备非常充分,学生也非常"配合",教师对每一个练习或活动时间的安排可以精确到秒.课堂应该是开放的,每个学生的认知技能基础都有所不同,要求不同认知水平、技能基础的学生按照老师的统一要求做练习或活动,达到相同的标准,那是不现实的,更是不可取的,这样的课只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在公开课或评优课上,学生往往是为了满足教师个人的表演而被动地配合,回答教师的提问,答案都是教师预设好的现成答案,学生没有思维与选择.课堂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学生的思维与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才会教得轻松,学生才会学得开心,才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应该是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阵地.一堂好的体育课,应该是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的身体练习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