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DFT(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详细的计算了不同贵金属原子,金( Au)、钯( Pd)、铂( Pt)与铑( Rh)在CeO2(111)表面掺杂模型催化剂的几何结构与电子性质情况。计算表明:掺杂贵金属原子将会使CeO2(111)几何构型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将贵金属金、钯、铂与铑掺杂到二氧化铈中,形成模型催化剂。该类催化剂的氧空位形成能为0.32、0.41、1.04和1.42 eV比体相CeO2(111)表面的氧空位形成能大幅减小,有利于促进了氧空位的形成,掺杂体系的催化活性得到大幅提高。对态密度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在二氧化铈体相中掺杂贵金属原子,在费米能级处出现所掺杂的贵金属的电子锋,这充分说明,贵金属掺杂与CeO2(111)的相互作用明显大于贵金属吸附与CeO2(111)的相互作用。依照Au、 Pd、 Pt和Rh的次序,在CeO2(111)面掺杂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在明显的增多,在CeO2(111)面出现氧空位时,掺杂金属原子的电荷比相应化学计量模型电荷低。
推荐文章
CeO2掺杂TiO2催化剂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TiO2薄膜
CeO2掺杂
共溅射
Au/CeO2、Pd/CeO2和Au-Pd/CeO2催化剂甲醇部分氧化制氢性能的研究
甲醇部分氧化
Au-Pd双金属催化剂
氧化铈
制氢
贵金属原子在CeO2(111)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贵金属
二氧化铈
吸附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态密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贵金属原子掺杂的CeO2(111)表面模型催化剂的理论研究
来源期刊 广州化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二氧化铈 贵金属 电子态密度 掺杂
年,卷(期) 2016,(11) 所属期刊栏目 专论与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64
页数 4页 分类号 O643
字数 304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雷洪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5 353 10.0 16.0
2 袁金焕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40 3.0 5.0
3 金丽芳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0 0.0 0.0
4 崔鹏飞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5 张建旺 浙江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先进催化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密度泛函理论
二氧化铈
贵金属
电子态密度
掺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州化工
半月刊
1001-9677
44-1228/TQ
大16开
广州市石井石潭路潭村桥东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355
总下载数(次)
68
总被引数(次)
564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