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吴式锴先生的《和声艺术发展史》是一本详细、殷实的和声艺术史著作.该著对公元9世纪的多声音乐到19是世纪末斯克里亚宾等人的和声技法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与分析,并从技法与风格演变的角度对当时的多声音乐做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是国内和声学界多年来难得的优秀成果.本文对该著的主要内容、研究特色、以及作者的独到见解做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引发和声史学在作曲技术基础理论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
推荐文章
浅谈琥珀雕刻的历史发展、技法与艺术价值
琥珀雕刻技法
技艺精湛
艺术价值
文化底蕴
基于传媒与艺术发展史视角的视听作品研究
视听作品
传媒艺术史
影音双通道
视听语言
互动生成
永恒的瞬间——美国怀表发展史
美国人
发展史
怀表
瞬间
艺术审美
机械加工技术
收藏家
机械技术
浅谈潮绣发展史
潮绣
潮州
刺绣
发展史
历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历史演进与技法逻辑的坐标 ——吴式锴《和声艺术发展史》读后
来源期刊 黄河之声 学科
关键词 吴式锴 《和声艺术发展史》 特色
年,卷(期) 2016,(17) 所属期刊栏目 艺苑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350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丹 苏州市职业大学艺术学院 8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吴式锴
《和声艺术发展史》
特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黄河之声
半月刊
1810-2980
14-1039/J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南菜园右安门西街大观园(北门)东楼二层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446
总下载数(次)
73
总被引数(次)
18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