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GC-MS法分析苗药黑龙骨地上茎的挥发性成分.方法:以黑龙骨地上茎的95%乙醇提取物及其干燥粉末作为分析材料进行GC-MS法测定,结合Nist2005和Wiley275对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并采用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黑龙骨地上茎的醇提物及其粉末中分别分离鉴定出26个和39个化合物,共计62个化合物(相同化合物3个),其中有41个脂肪族类化合物(含14个醛、3个酮、6个酸、8个酯、2个醇、8个烷烃类化合物),7个芳香族类化合物,6个萜类化合物,8个其他类型化合物(含1个环烯、6个杂环和1个甾醇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为己醛(22.90%)、3-氧代乌苏-12-烯-24-甲酸甲酯(16.80%)、5-羟甲基-2-糠醛(10.80%)、棕榈酸(9.20%)、2-正戊基呋喃(8.01%)、β-香树脂醇(7.86%)等.结论:黑龙骨地上茎经乙醇提取后可以检测到分子量相对较大的化合物,而其粉末经固相微萃取可以检测到分子量相对小的挥发性化合物,采用不同处理后的供试样品可以更为全面地反映黑龙骨地上茎的挥发性化学成分.
推荐文章
箬竹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箬竹叶
挥发性成分
GC-MS分析
木芙蓉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木芙蓉
挥发油
气质联用分析
甘草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
甘草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GC-MS法分析黑龙骨地上茎的挥发性成分
来源期刊 中药材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黑龙骨 地上茎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GC-MS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成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1318
页数 分类号 R284.1|R2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16.06.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卫东 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35 152 7.0 10.0
2 王诗路 盐城师范学院药学院 7 1 1.0 1.0
3 沈寿茂 盐城师范学院药学院 5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6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龙骨
地上茎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GC-MS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药材
月刊
1001-4454
44-1286/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967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20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