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HPV16-E7肽段鼻腔免疫联合淋巴毒素(LT)清除小鼠生殖道HPV16-E7慢病毒感染的作用.方法 建立HPV16-E7慢病毒感染模型.建模成功的小鼠24只随机均分为四组:A组实施HPV16-E7肽段鼻腔免疫,B组静脉注射LT,C组采用HPV16-E7鼻腔免疫+LT静脉注射,D组应用PBS作为对照.鼻腔免疫分别于建模后0、14和28 d各进行1次.其后收集小鼠阴道黏膜组织及生殖道淋巴结,检测小鼠阴道组织中HPV16-E7蛋白的表达及淋巴结中淋巴归巢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B组和D组比较,C组及A组淋巴归巢因子在淋巴结中表达分别呈(++)及(+),HPV16-E7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HPV16-E7肽段鼻腔免疫后,HPV16-E7慢病毒感染小鼠清除HPV16-E7的能力增加.LT能有效提高经鼻腔诱导的免疫效应,可能通过促进淋巴细胞的活化和调节淋巴归巢相关因子表达而增强免疫应答效应.
推荐文章
重组全酿酒酵母HPV16-E7疫苗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初步研究
人乳头状瘤病毒
E7基因
酿酒酵母
疫苗
免疫原性
HPV58型E7基因重组痘苗疫苗免疫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
转化活性
重组痘苗病毒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6E7基因协同共激活分子B7-1基因免疫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人乳头瘤病毒
E6基因
E7基因
DNA疫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HPV16-E7肽段鼻腔免疫联合淋巴毒素清除小鼠生殖道HPV16-E7慢病毒感染的作用
来源期刊 江苏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HPV16-E7慢病毒 淋巴毒素 鼻腔免疫 淋巴归巢
年,卷(期) 2016,(1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5-1757,1760,封3,封2
页数 分类号 R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应小燕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70 548 11.0 21.0
2 周莹莹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5 60 3.0 5.0
3 魏旷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 2 0 0.0 0.0
4 李红苓 江苏大学医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PV16-E7慢病毒
淋巴毒素
鼻腔免疫
淋巴归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医药
半月刊
0253-3685
32-1221/R
大16开
南京市广州路300号
28-4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786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598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