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对抗环境下战斗机瞄准线进行稳定控制,可以在任何的对抗环境下都能快速而准确地命中目标,更大程度发挥战斗机的威力.进行战斗机瞄准线控制时,需要获取瞄准线新的方位与俯仰值,并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对控制参数进行在线修正,但是采用传统方法依据分段线性双环控制原理对战斗机瞄准线稳定控制,但不能对瞄准线的方位与俯仰值进行更新,存在瞄准线控制误差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模糊控制的对抗环境下战斗机瞄准线稳定控制方法.上述方法先利用微陀螺惯性测量组合原理获取测量坐标系变换到转台瞄准坐标系的过程,给出稳定瞄准后旋转矩阵,得到瞄准线新的方位与俯仰值,并将模糊控制器与自适应调整因子相融合进行控制参数和规则的在线修正,采用PID控制克服传统方法模糊控制固有的精度盲区,有效地完成了对抗环境下战斗机瞄准线稳定控制.仿真证明,所提算法具有自适应抗干扰鲁棒性强、动态响应快、稳定精度高等特点.
推荐文章
无人战斗机综合控制系统自动机动轰炸仿真研究
无人战斗机
综合控制系统
自动机动攻击系统
系统仿真
空天体系对抗下未来战斗机发展的一些思考
下一代战斗机
无人战斗机
变体飞机
坦克瞄准线稳定系统的系统辨识方法研究
坦克瞄准线稳定系统
系统辨识建模
遗传算法
三次样条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抗环境下战斗机瞄准线稳定控制仿真研究
来源期刊 计算机仿真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战斗机 瞄准线稳定 控制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航空航天领域仿真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7,444
页数 5页 分类号 TP273
字数 354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安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42 137 7.0 9.0
2 寇英信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64 319 10.0 13.0
3 李战武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56 166 7.0 8.0
4 陈通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战斗机
瞄准线稳定
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仿真
月刊
1006-9348
11-3724/TP
大16开
北京海淀阜成路14号
82-77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96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1271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