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NT-proBNP、cTnI、IMA对柔红霉素所致儿童急性白血病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6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分别于应用DNR前及应用DNR达到90mg/m2、150mg/m2、240mg/m2、300 mg/m2剂量后5个时间点测定NT-proBNP、cTnI及IMA浓度,并对其测量值进行分析。结果用药前及应用DNR达90mg/m2、150mg/m2、240mg/m2、300mg/m2时血清IMA浓度分别为36.0±3.08、36.6±2.60、58.73±20.53、67.37±22.57、78.6±23.1(U/ml),F=58.128,P=0.000;血清cTnI浓度分别为0.0060±0.0042、0.0073±0.0043、0.0078±0.0045、0.4058±1.2195、1.3405±3.9286(ug/L),F=7.7170,P=0.000;血浆NT-proBNP浓度分别为76.4±30.65、106,8±185.1、129.7±218.16、211.6±397.2、381.9±615.5(pg/ml),F=5.084,P=0.001;各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IMA、cTnI及NT-proBNP血浓度随着DNR剂量增加均增加,可以作为监测DNR致心肌损伤的诊断指标;IMA在DNR达150 mg/m2时即明显增加,是三者中反应心肌损伤的最敏感指标。
推荐文章
心脉隆注射液预防急性白血病柔红霉素化疗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
心脏毒性
心脉隆注射液
急性白血病
柔红霉素
化疗
安全性
床边检测NT-proBNP及cTnI对心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诊断价值
呼吸困难
诊断,鉴别
敏感性与特异性
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
心肌肌钙蛋白I
肺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呼吸困难
cTnI 联合 NT-proBNP 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
肌钙蛋白Ⅰ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肌梗死
急性
早期诊断
NT-pro-BNP联合cTnI评估柔红霉素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
N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肌肌钙蛋白I
柔红霉素
急性白血病
心脏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T-proBNP、cTnI及 IMA对柔红霉素致儿童急性白血病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柔红霉素 心肌损伤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心肌肌钙蛋白I 缺血修饰蛋白
年,卷(期) 2016,(17)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37-213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03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银平 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59 167 7.0 9.0
2 贵艳玲 7 20 2.0 4.0
3 姬利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5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柔红霉素
心肌损伤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心肌肌钙蛋白I
缺血修饰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半月刊
1002-1256
23-1278/R
大16开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卜奎北大街333号
14-25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496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11647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9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8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4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3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1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0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9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8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4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3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1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0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9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8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7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6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5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4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3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1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