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1949年后周作人散文多为“不切题”的“短文章”,从“风格”角度看,更趋于“冷”,淡化情感,生成一种特殊的“距离”,既近又远,既亲且疏,与“回想录”式散文相得益彰.此种“距离”在19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中是非常独特的存在,本文尝试解析其背后隐藏的原因.周作人的努力或难说成功,但悲观、怀疑的心态,生死两难的“回想”,却让用氏的“另类”书写成为1950-70年代中国文学最好的文字之一.
推荐文章
中国文学史杨慎书写评议
杨慎
文学史
书写
地位
论周作人20世纪40年代的思想构架--以《汉文学的传统》等4篇文章为例
中国的文艺复兴
汉文学
固有思想
民族的主体性
试论现代转型期周作人的另类选择
周作人
个人主义的人间
本位主义
歧路
现代转型期
另类选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950-70年代中国文学的“另类”书写——以1949年后周作人散文为例
来源期刊 长江学术 学科
关键词 周作人 散文 1949年后 “另类”书写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70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189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9221.2017.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平 北京大学中文系 111 1183 20.0 3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周作人
散文
1949年后
“另类”书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学术
季刊
1673-9221
42-1754/H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昌珞珈山武汉大学文学院
38-432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94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