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学术界对于科学中心展示的探讨多集中在观众的满意度及其学习成效上,但对展示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科技阐释作为一种既定的程式却少有研究。因此,本文从伯恩斯坦的社会符码理论出发,对科学中心内展品以及贯穿其中的科技叙事结构进行探讨,形成科学展品的深奥、隐喻、公共及神秘(反思)的符码框架和包括技术、历史、社会文化及哲学四大层面的科技叙事结构,以期从展示本身的角度给科学中心提供可行的理论框架。
推荐文章
伯恩斯坦语言符码理论对怒族村落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启示
语言符码理论
怒族村落幼儿园
早期阅读活动
关于科技馆建立馆内展品标准体系的意义
科技馆
展品特点
展品标准
展示手段
教育生活叙事及其理论构建
教育生活
生活叙事
理论建构
中小科技馆科普展品的设计 ——以展品"机械传动墙"为例
科普展品
机械传动机构
设计思路
科技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社会符码理论的科学中心展品及其科技叙事结构分析
来源期刊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科学中心 展品 科技叙事 社会符号 传播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6-54
页数 9页 分类号 G26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建强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研究所 34 421 11.0 20.0
2 王思怡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与博物馆学研究所 15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科学中心
展品
科技叙事
社会符号
传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双月刊
1009-6183
11-4490/G4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增光路45号综合楼六层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7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