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自然认知视角,提出原始艾灸一说。原始艾灸基于古人对自然、艾草、生命、疾病之文化特性的独特认知,为巫、医、道所共有,是早期自然哲学思想指导下神秘现象与神奇力量完美结合的实证;伴随劳动实践的用火行为则助推了原始艾灸的推广普及;其后,原始艾灸与传统医学在人体生理、病理、药理等方面交互融合,并在技术操作上借鉴针砭之术相融互通而为用,从而蜕变为疗疾之术即后世的中医艾灸。原始艾灸的出现早于医疗用灸,用火早于用药。研究艾灸的发展与创新首当认知和理解其所蕴藏的深刻内涵,在思维格局、技术手段、方法工具等多方面吸收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精华,兼收并蓄,为我所用。
推荐文章
艾灸溯源
灸法
艾叶
经络
药物掺杂
作用机制
《说林》《储说》文体探析
韩非子
说林
储说
文体
说体
张杲与《医说·药名之异》研究
张杲
《医说》
药名
缺血中风荣气虚滞病机源流
缺血中风
荣气虚滞
内虚邪中说
内风
阴虚血瘀说
病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艾灸源流说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艾灸 原始艾灸 艾叶 阴阳 巫医 道教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45.81
字数 44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17.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志平 8 75 3.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7)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9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艾灸
原始艾灸
艾叶
阴阳
巫医
道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