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晚清民初之际,时局动荡,台湾诗人先后经历乙未与辛亥两次重大转折,内心情绪的起伏也自然表现于诗歌书写。本论文以许南英在历史关键时间点辛亥年(1911)两组唱和诗为例,观察他如何透过杨花与春草两组传统文学意象,将政治托喻逐渐转变为个人情感的抒发。唱和本是一种应酬社交的社会文化行为,受限于题目规范与对方作品的旨趣,难以全然自由发挥。但随着个我情志的差异,我们也能在其中发现诗人幽微委曲的心境。许南英并非传统定义下的遗民,面对实际存在环境,他在中国无法觅得理想的政治空间施展抱负。又因为贫困,他不断殷殷回望长久生活的台南窥园,却依旧无法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在离散经验中,逐渐形成一种弃绝感。
推荐文章
1849年越南如清使臣与清朝伴送官唱和诗刍议
越南
使臣
清朝
伴送官
唱和
意象油画的写意性技法探索
意象油画
写意性
技法探索
读庆远白龙洞石达开唱和诗之我见
唱和诗
石达开
庆远
白龙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杨花春草的离散书写意象——许南英辛亥年(1911)两组唱和诗探赜
来源期刊 中国美学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许南英 唱和 离散 意象 杨花春草
年,卷(期) zgmxyj_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3-241
页数 19页 分类号 I207.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嘉玮 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许南英
唱和
离散
意象
杨花春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美学研究
半年刊
16开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