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针对旋流和冲击冷却流动的不同传热特性,建立了简单旋流、复合旋流、简单冲击和复合冲击冷却模型,并在相同涡轮叶片前缘几何腔体和气动条件下进行了数值研究,得到了4种模型下的流线结构以及压力和传热系数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旋流和冲击冷却流动存在明显差别;旋流冷却冷气通过喷嘴沿切向高速射入腔体,形成旋转流动,壁面处冷气压力高,靠近腔体中心线处压力低;冲击冷却冷气通过冲击孔高速垂直射入腔体并冲击在靶面上,在靶面撞击点附近形成压力尖峰区域.显然,旋流和冲击冷却的传热特性存在差异.旋流冷却冷气强烈冲刷腔体壁面,减薄热边界层厚度,形成带状高传热区域;冲击冷却冷气强烈撞击靶面,破坏撞击点附近热边界层,形成圆形的高传热区域.旋流冷却传热分布更均匀,抗横流冲击作用更强.对于旋流冷却,抽吸孔强烈扰动冷气的旋转流动,使带状高传热区域扩大,平均传热强度增大4.5%;对于冲击冷却,抽吸孔对冷气流动结构影响较小,传热强度提升不显著.
推荐文章
气膜孔几何位置对旋流冷却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
旋流冷却
气膜孔
轴宽比
周向角度
旋转半径和叶片安装角对动叶旋流冷却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
旋流冷却
旋转半径
叶片安装角
流动传热
喷嘴长宽比和雷诺数对旋流冷却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影响
旋流冷却
喷嘴长宽比
雷诺数
传热关联式
喷嘴数和温比对旋流冷却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
旋流冷却
进气腔
喷嘴数目
温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抽吸孔对旋流和冲击冷却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旋流冷却 冲击冷却 抽吸孔 流动传热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TK474.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2/xjtuxb2017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丰镇平 西安交通大学叶轮机械研究所 221 2946 28.0 40.0
2 李亮 西安交通大学叶轮机械研究所 76 653 14.0 21.0
3 杜长河 西安交通大学叶轮机械研究所 13 53 5.0 6.0
4 范小军 西安交通大学叶轮机械研究所 13 47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5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旋流冷却
冲击冷却
抽吸孔
流动传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