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摘要:
考虑到当前对透平叶片前缘双旋流冷却结构的流动与传热机理认识不足,建立了合理的切向双旋流冷却结构模型,采用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求解SST κ-ω湍流模型,数值分析了周向角为60°~120°、直径比为0.435~1.2时双旋流腔内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与单旋流冷却相比,冷气在双旋流腔内形成相反涡对,在融合区出现冲击和再附现象,使综合换热性能更好.随着周向角增大,旋流腔壁面的努塞尔数先增大后减小,而摩擦系数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评估得到周向角为90°时的综合换热因子最高,可以达到1.49;当直径比为0.6时,综合换热因子可达到1.52,当直径比小于0.6时,综合换热性能几乎不受直径比影响,而直径比大于0.6时,综合换热性能随直径比增大而减小,尤其在直径比大于1时急剧下降.
推荐文章
周向喷嘴数对旋流冷却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
燃气轮机
旋流冷却
喷嘴
质量流量
流动传热
喷嘴周向位置和旋流腔拔模斜度对旋流冷却的影响
旋流冷却
喷嘴周向位置
旋流腔拔模斜度
综合换热因数
旋转半径和叶片安装角对动叶旋流冷却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
旋流冷却
旋转半径
叶片安装角
流动传热
抽吸孔对旋流和冲击冷却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
旋流冷却
冲击冷却
抽吸孔
流动传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周向角和直径比对切向双旋流冷却流动与传热特性的作用机理
来源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双旋流冷却 周向角 直径比 努塞尔数 摩擦系数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9
页数 11页 分类号 TK2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52/xjtuxb20200901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旋流冷却
周向角
直径比
努塞尔数
摩擦系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月刊
0253-987X
61-1069/T
大16开
196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2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1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