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单倍型作为一种新型的法医学遗传标记,在国际法医学界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微单倍型是在较短片段内(例如200bp),包含2个或以上个SNP,具有单倍型多态性的序列.相较于STR,微单倍型突变率低,在混合斑鉴定中具有一定优势;与SNP相比较,微单倍型的多态性更高.选择含有祖先信息特征的微单倍型,在种群分析鉴定中具有应用价值.本文就微单倍型的演变,分型方法,命名及群体特征等方面作一综述.
推荐文章
微单倍型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及 在动物保护上的应用潜力
微单倍型
遗传标记
发展演变
动物学应用潜力
InDel遗传标记在法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法医遗传学
遗传标记
综述
插入/缺失
性染色体及线粒体DNA遗传标记的法医学应用
法医学
Y染色体
X染色体
线粒体
DNA遗传标记
异质性
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
遗传标记
分子标记
遗传多态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遗传标记微单倍型在法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国法医学杂志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法医物证学 微单倍型 遗传标记 单核苷酸多态性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4-487
页数 4页 分类号 DF795.2
字数 37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03618/j.issn.1001-5728.2017.05.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林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237 1697 19.0 30.0
2 陈鹏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71 370 9.0 17.0
3 毛炯 5 143 4.0 5.0
4 王惠 5 28 3.0 5.0
5 梁伟波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22 126 7.0 10.0
6 陈丹 2 6 1.0 2.0
7 朱镜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1 1 1.0 1.0
8 姜又菁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医物证学
微单倍型
遗传标记
单核苷酸多态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法医学杂志
双月刊
1001-5728
11-1721/R
大16开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南里17号楼303室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8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42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