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制备延胡索乙素胃漂浮缓释微球.方法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基纤维素质量浓度、药辅比(延胡索乙素/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质量浓度为影响因素,载药量、产率、释放度、包封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再进行体外评价.结果 最佳条件为乙基纤维素质量浓度4 mg/mL,药辅比3:4,聚乙烯醇质量浓度0.5 mg/mL.所得微球圆整均匀,无黏连现象,平均粒径518.5μμm,产率(79.84±4.46)%,包封率(94.06±0.52)%,载药量(40.31±0.22)%,并均能立即起漂,持续12 h.缓释12 h时,其释药量达90%.粉末休止角23.66.,堆密度0.452 g,/mL,显示出良好的流动性.结论 该方法简单稳定,所制备的延胡索乙素胃漂浮缓释微球载药量和包封率均较高,漂浮和缓释性能较好.
推荐文章
阿司匹林胃漂浮微球的制备
阿司匹林
胃漂浮微球
乳化-溶剂扩散法
乙基纤维素
葛根素胃漂浮型缓释微丸的制备与体外释放
葛根素
硬脂酸镁
胃漂浮型缓释微丸
柚皮素胃漂浮微丸研究
柚皮素
海藻酸钠
胃漂浮
微丸
枸橼酸莫沙必利胃内漂浮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考察
枸橼酸莫沙必利
胃内漂浮
缓释微丸
正交设计
释放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延胡索乙素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延胡索乙素 胃漂浮缓释微球 制备 优化 体外评价 乳化-溶剂挥发法 正交试验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1-296
页数 6页 分类号 R944
字数 53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7.02.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石森林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30 922 14.0 24.0
2 何三民 6 85 3.0 6.0
3 吴瑾瑾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3 39 4.0 5.0
4 冯超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3 15 2.0 3.0
5 王群星 4 21 3.0 4.0
6 熊雪丰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3 4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延胡索乙素
胃漂浮缓释微球
制备
优化
体外评价
乳化-溶剂挥发法
正交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