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45S rDNA基因由串联重复序列构成,是遗传不稳定性的热点区域,易于发生DNA断裂和重组.以Hela和CHO细胞系为研究对象,运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45S rDNA基因的不稳定性表型.结果表明,位点特异性的染色体浓缩失败是其在中期染色体上不稳定性的主要表型.具有这种表型的染色体在后期可能会出现落后或粘连现象,甚至有可能引发断裂,形成卫星核.同时,免疫荧光双染色技术检测表明DNA双链断裂的标记蛋白(γH2AX)和RNA聚合酶I的上游结合因子(UBF)在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都存在共定位现象.该结果为探讨45S rDNA基因的不稳定性与转录的关系提供了直观的细胞学证据.
推荐文章
抑制性消减杂交筛选不稳定性心绞痛相关基因
心绞痛,不稳定型
抑制性消减杂交
基因表达
脂蛋白(a)、C反应蛋白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相关性临床研究
不稳定性心绞痛
脂蛋白(a)
C反应蛋白
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紧张素基因多态性与GLP-1的相关性研究
基因多态性
不稳定性心绞痛
胰高血糖素样肽1
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不稳定斑块
颈动脉超声
核磁共振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5S rDNA基因的不稳定性及其与转录的相关性
来源期刊 激光生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45SrDNA基因 不稳定性 转录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免疫荧光双染色技术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5
页数 5页 分类号 Q343.1+2
字数 28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146.2017.02.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平 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306 1955 22.0 33.0
2 徐安莉 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50 164 9.0 10.0
3 黄敏 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20 47 4.0 6.0
4 周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11 5 1.0 2.0
5 黄婧 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6 7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45SrDNA基因
不稳定性
转录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免疫荧光双染色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激光生物学报
双月刊
1007-7146
43-1264/Q
16开
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
42-194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55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619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