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商麻断裂为界,大别造山带分为东段和西段,西大别造山带是连接桐柏造山带和大别造山带的纽带.通过对几何学和运动学以及变质环境的研究表明:西大别造山带的形态为一个枢纽向西倾伏的巨型背形构造,且有圈层结构,层间存在滑脱面.西大别地区至少存在着3期构造变形,第一期是南北边界剪切带的形成,第二期是层间滑脱面和榴辉岩透镜体的形成,第三期是晚期的岩体侵入.应力场的统计结果可知,西大别造山带主要受到近南北方向的挤压,统计结果真实地记录了西大别造山带形成时的古应力状态,对应着3期变形的第一期.有限应变测量结果显示,从北向南岩石的变形强度存在着: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弱变形带→强变形带这种强弱变形带交替出现的规律.通过白云母Ti温度计以及多硅白云母压力计结果显示西大别造山带中新县—红安地区岩石的变质条件为T=450℃~620℃,P=1.0~1.6GPa,属于高压蓝片岩相到榴辉岩相.
推荐文章
大别造山带铁路隧道气体燃烧的地质意义
大别造山带
铁路隧道
天然气
海相沉积
烃源岩
推覆体
勘探重点
合肥盆地
大别-郯庐-苏鲁造山带复合旋转拼贴作用
大别-郯庐-苏鲁复合造山带
旋转拼合
郯庐断裂带
碰撞造山作用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麻粒岩构造侵位过程中变质变形演化
变质变形
麻粒岩
构造侵位
造山带
喜马拉雅
试论桐柏造山带与西大别造山带的对比
桐柏
西大别
造山带
构造单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大别造山带中新县—红安地区的变质变形分析
来源期刊 地质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西大别造山带 几何学 运动学 背形构造 圈层结构 白云母Ti温度计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0-486
页数 17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857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17/dzkx.2017.03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9)
共引文献  (187)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3(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1996(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1997(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8(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9(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0(3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2(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3(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4(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5(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6(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7(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8(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1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大别造山带
几何学
运动学
背形构造
圈层结构
白云母Ti温度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科学
季刊
0563-5020
11-1937/P
16开
北京9825信箱
2-39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0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53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