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杂岩由多种类型的高级变质岩组成,包括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榴角闪岩和基性麻粒岩.石榴角闪岩呈透镜状产出在片麻岩中,可见不连续分布的规模不等的浅色体.石榴角闪岩由石榴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金红石、钛铁矿和榍石组成,石榴石变斑晶可见由浅色矿物组成的“白眼圈”.岩相学、矿物化学和相平衡模拟表明石榴角闪岩经历了一条顺时针型的P-T演化轨迹,可划分为两个阶段:(Ⅰ)升温升压的进变质阶段,由石榴石和斜长石斑晶记录,峰期矿物组合为石榴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金红石+钛铁矿.运用石榴石变斑晶边部和斜长石变斑晶边部成分在视剖面图上的投点确定出峰期温压条件为~ 11.5kbar、790℃,达到了高压麻粒岩相条件,并经历了部分熔融,产生至少9%的熔体;(Ⅱ)降温降压的退变质阶段,由石榴石边部“白眼圈”冠状体记录.运用平均温压法计算冠状体中黑云母+斜长石+角闪石+石榴石组合的形成温压条件为~7 kbar、~750℃.该阶段金红石消失,熔体结晶,并与早期矿物发生回反应.在石榴石角闪岩的锆石中获得了从29.2Ma到10.2Ma的连续变质年龄.由于锆石通常在熔体结晶过程中生长,因此确定该组年龄代表石榴石角闪岩退变质年龄.本文和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南迦巴瓦杂岩中的高温和中温麻粒岩相亚单元具有相似的降温降压P-T轨迹,但高温单元具有较高的变质压力条件,表明其俯冲到了更大的深度.
推荐文章
高喜马拉雅变质岩"夕线石带"的地质意义
高喜马拉雅变质岩
聂拉木
夕线石化
形成机制
榍石:U-Pb定年及变质P-T-t轨迹的建立
榍石
变质反应
U-Pb定年
榍石温压计
P-T-t轨迹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麻粒岩构造侵位过程中变质变形演化
变质变形
麻粒岩
构造侵位
造山带
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造山带亚东地区多期构造热事件——锆石和独居石U-Th-Pb年代学证据
锆石和独居石
U-Th-Pb定年
多期构造热事件
亚东
喜马拉雅造山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石榴角闪岩变质作用P-T-t轨迹:相平衡模拟与锆石年代学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石榴角闪岩 P-T-t轨迹 相平衡 锆石U-Pb定年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67-247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P588.34|P597.3
字数 85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东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4 15 2.0 3.0
2 田作林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12 64 5.0 7.0
3 穆虹辰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1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3)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石榴角闪岩
P-T-t轨迹
相平衡
锆石U-Pb定年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