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优化茵陈蒿汤配方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 以混合辅料(乳糖-甘露醇)比例、辅料加入量、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外观、粒度、吸湿性、溶化时间、水分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优化成型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混合辅料比例1.25∶1,辅料加入量4倍,乙醇体积分数40%,所得配方颗粒大小均匀,颜色呈棕褐色,平均粒度3.1%,72 h平均吸湿率3.9%,溶化时间26 s,含水量0.12%.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合理可行,可用于茵陈蒿汤配方颗粒的成型工艺.
推荐文章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茵陈蒿汤配方颗粒提取工艺
茵陈蒿汤颗粒
提取工艺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茵陈蒿汤调节胆汁酸代谢并干预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细胞线粒体DNA损伤的研究
胆汁淤积
黄疸,阻塞性
胆红素
胆汁酸类和盐类
DNA,线粒体
茵陈蒿汤
肝疾病
茵陈蒿汤中茵陈、大黄的核心作用
茵陈
大黄
茵陈蒿汤
核心作用
茵陈蒿汤近年临床运用
伤寒论
古方研究
茵陈蒿汤
临床运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茵陈蒿汤配方颗粒成型工艺的优化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茵陈蒿汤配方颗粒 成型 正交试验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8-26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44
字数 19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17.12.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昌江 126 886 16.0 23.0
2 李梦琪 11 20 3.0 4.0
3 李文兵 24 97 6.0 8.0
4 刘斯琪 5 16 2.0 4.0
5 高明阳 4 8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6)
共引文献  (27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4(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茵陈蒿汤配方颗粒
成型
正交试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