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陕西铜川市为厚黄土分布区,黄土被沟谷切割形成破碎残塬与沟壑,黄土滑坡与崩塌地质灾害极其发育;同时地处渭北煤田带,煤矿采空形成了大量地面开裂与塌陷地质灾害.二者的共同作用加剧了城市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铜川市幅1∶5万环境地质调查,基于信息量模型建立了影响厚黄土与煤炭采空分布区黄土滑坡、崩塌及采空区变形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复杂地区的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总体分为地面指标、地下指标和环境因素指标,指标权重分别取0.3、0.3、0.4,经过GIS分析计算,尝试解决了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致灾因素复杂和不相容的问题.认为在厚黄土煤炭采空区,由于湿陷性黄土的存在,地表变形对开采深厚比参数指标敏感,规范变形特征取值明显偏小.
推荐文章
某拟建高速公路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地质灾害
高速公路
易发性评价
AHP
信息量
陕西省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价方法初探
地质灾害
易发性
综合评价
GIS
AHP
陕西省
基于FSVM的周宁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
模糊支持向量机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周宁县
粤东陆河县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地质灾害
易发性
综合危险性指数法
陆河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厚黄土与煤炭采空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来源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厚黄土 煤炭采空区 信息量模型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2-120
页数 9页 分类号 P694
字数 68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17.05.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谭新平 8 14 2.0 3.0
2 徐张建 17 346 5.0 17.0
3 王小秋 3 5 2.0 2.0
4 卫一华 7 3 1.0 1.0
5 董鹏伟 3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3)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厚黄土
煤炭采空区
信息量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1001-1986
61-1155/P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52-1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4
总下载数(次)
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