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为了探究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是否可引起小鼠体内Th17细胞因子IL-17和IL-23的表达变化.方法 对8周龄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MPTP或PBS,于第0,1,2,5,7天进行前爪伸屈试验.并第8天处死后收集脑组织内纹状体,并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较PBS处理组,MPTP处理组雌、雄鼠的伸爪频率下降,并在处理后第1天有显著性差异,且在第2~7天的伸爪频率并没有改善,提示MPTP对于伸爪能力有抑制作用.在雄性小鼠中,经过MPTP处理后,IL-17在纹状体内的含量达到14900±330 ng/mg蛋白(对照组为12420±914 ng/mg蛋白),在血清的含量达到1970±145 ng/ml(对照组为1400±132 ng/ml).然而雌性小鼠中未见IL-17的差异.IL-23在MPTP处理后的小鼠纹状体和血清中未见差异.结论 本实验发现MPTP处理后的小鼠纹状体和血清中IL-17的表达上升,而IL-23未见明显变化,提示IL-17可能在小鼠PD模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诱导小鼠帕金森病模型中Th-17细胞因子的研究
来源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帕金森病 MPTP 小鼠 Th17 性别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2.5
字数 82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凌云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16 236 8.0 15.0
2 徐一达 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 5 5 2.0 2.0
3 申延琴 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 8 21 2.0 4.0
4 林金飞 汕头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中心 4 8 2.0 2.0
5 赵璇君 汕头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中心 3 2 1.0 1.0
6 赵盈盈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帕金森病
MPTP
小鼠
Th17
性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季刊
1672-2639
61-1408/R
大16开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
52-24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1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6239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