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津医药       
摘要:
目的:明确腋窝逆行淋巴示踪术(ARM)中示踪剂注射剂量与上肢淋巴结检出率、阳性率的相关性及保留上肢淋巴结对减轻乳腺癌相关水肿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一科的70例临床分期为T1~2N0~1M0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示踪剂低剂量(0.5 mL)组40例与高剂量(2 mL)组30例,对上肢淋巴结进行示踪。切除的上肢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均行病理学检查。患者于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接受患肢水肿随访。结果(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上肢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60%(24/40)和96.7%(2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摘取1枚上肢淋巴结肿瘤阳性率为4.54%(1/22),摘取≥2枚上肢淋巴肿瘤阳性率为38.7%(12/3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摘取淋巴结>2枚时并未能提高病理阳性率(P=0.717)。(3)摘取>2枚上肢淋巴结患者在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时患肢相对体积变化(RVC)明显高于≤2枚者。结论增加示踪剂注射剂量可以提高上肢淋巴结检出率。在ARM中摘取2枚上肢淋巴结既能准确评估病理状况,又能最大程度地预防患肢水肿的发生。
推荐文章
逆行腋窝淋巴结示踪术对预防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作用
纳米炭混悬液
逆行腋窝淋巴造影
乳腺癌
外科手术
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预防行为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现况及内容研究
乳腺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淋巴水肿
综合预防
健康行为
指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腋窝逆行淋巴示踪术预防乳腺癌相关水肿的临床可行性分析
来源期刊 天津医药 学科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 淋巴水肿 腋窝逆行淋巴示踪 上肢淋巴结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7,6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7.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958/2016145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1)
二级引证文献  (2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腺肿瘤
淋巴结
淋巴水肿
腋窝逆行淋巴示踪
上肢淋巴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津医药
月刊
0253-9896
12-1116/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贵州路96号D座《天津医药》编辑部
195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55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