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相对于传统的单点磁场探测,多点磁场协同探测可以同时获得各测点磁场,消除探测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能更好地计算空间电流密度.根据由多点磁场反演计算空间电流密度的计算方法,开展数值仿真,分析卫星编队数量、卫星编队构型、卫星定位偏差、卫星姿态测量误差、磁场测量误差、外部磁场强度及外部电流密度等对电流反演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5星编队优于4星编队.在5星编队条件下,卫星姿态测量误差、卫星编队构型和外部磁场强度是反演误差的主要来源.根据仿真结果,当卫星姿态误差为0.001°,卫星编队尺度约为100 km时,赤道区域电流密度的反演相对误差约为24%.
推荐文章
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与电离层反演
电离层
层析
电离层反演
地震前兆监测
基于遗传算法斜向探测电离层参数反演研究
遗传算法
电离层
反演
斜向探测
基于Matlab/Simulink的电离层探测系统仿真设计
电离层探测系统
仿真建模
伪随机二相编码
Watterson信道
超外差接收机
正交解调
强弱起伏下电离层电波闪烁特性
电离层
电波闪烁
Rytov近似
Markov近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点磁场协同探测反演电离层电流密度
来源期刊 空间科学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多点探测 磁场探测 电离层电流密度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日球层物理与太阳系探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157
页数 7页 分类号 P353
字数 44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28/cjss2017.02.1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明涛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37 117 6.0 9.0
2 李磊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142 2447 19.0 47.0
3 高睿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3 0 0.0 0.0
7 张艺腾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17 31 4.0 5.0
8 刘学旺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点探测
磁场探测
电离层电流密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间科学学报
双月刊
0254-6124
11-1783/V
大16开
北京8701信箱
2-56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7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93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