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裂缝闭合模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弹塑性裂缝闭合模型.该模型基于经典接触力学理论,作出微凸体由弹性压缩首先转化为弹塑性压缩,最终转化为塑性压缩的过程是连续且光滑的假设.引入样板函数,对微凸体的完全弹性和完全塑性的压缩状态进行衔接,并推导出微凸体压缩过程中的状态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微凸体概率分布理论,导出裂缝复合表面与光滑平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平均接触压力、法向应力和裂缝闭合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将建立的模型同完全弹性和完全塑性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模型能够良好地描述裂缝闭合时上下两表面接触面积和平均接触压力的变化规律,同时对于法向应力对裂缝闭合的影响更加符合直觉和实验观察,能够合理地描述裂缝的闭合规律.
推荐文章
围岩弹塑性变形条件下锚杆、喷混凝土和U型钢的支护效果研究
开挖面效应
弹塑性变形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
支护效果
剩余承载力
储层天然裂缝识别技术研究
天然裂缝
岩心观测
曲线变化率
地层因素比值
R/S变尺度
高速叶轮的塑性变形特性分析
叶轮
高转速
变形特性
超速试验
塑性变形在淬硬钢磨削白层形成中的作用机理
白层
磨削力
接触应力
塑性应变
相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考虑弹塑性变形机制的储层天然裂缝闭合模型
来源期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天然裂缝 弹塑性 闭合模型 微凸体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油藏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8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344
字数 39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54.2017.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一帆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 23 3.0 4.0
2 闫博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 20 3.0 4.0
3 黄东安 13 12 2.0 3.0
4 宋劼 1 3 1.0 1.0
5 刘炜超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天然裂缝
弹塑性
闭合模型
微凸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双月刊
1000-3754
23-1286/TE
大16开
黑龙江省大庆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14-10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1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52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