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人工降雨探索表土剥离后喀斯特坡地侵蚀产沙特征及机制,为该地区开展地下水土流失研究及指导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试验采用钢槽装填土石模拟喀斯特地区表土剥离后坡地的"二元结构",通过人工模拟降雨揭示了雨强(30、50、80mm h-1)、坡度(10°、15°、20°、25°)和地下孔(裂)隙度(1%、2%、3%、4%、5%)对坡地土壤侵蚀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各因子对剥离表土后的坡地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表土剥离后地下漏失的隐蔽性增强,小雨强的坡地土壤侵蚀容易被忽视,30、50 mm h-1雨强条件下,仅当坡地坡度≥15°时地表出现径流,坡地侵蚀产沙以地下流失为主,地下产流量、产沙量随雨强先增大后减小.(2)喀斯特地区坡地土壤侵蚀治理不应只重视地表水土流失,更应关注垂直方向上的土壤侵蚀——地下漏失,低坡度(坡度≤15°)条件下,地表近乎无产流产沙,坡地侵蚀产沙集中在地下孔(裂)隙,而坡度为20°、25°的坡地,其地下产沙比重仍分别高达0.85~0.97、0.59~0.84.剥离表土后的坡地水土保持应从地表、地下两个方向进行,避免由地下漏失引起的岩溶塌陷.增大地下孔(裂)隙度能显著提高地下产流量和产流系数,并促进地下孔裂隙产沙量和产沙比重的增加.
推荐文章
喀斯特裸坡产流产沙过程试验研究
喀斯特土壤侵蚀
二元结构
人工降雨
地下孔(裂)隙
产流产沙
下垫面变化对喀斯特坡地地下产流产沙的影响
喀斯特坡地
表土剥离
地下漏失
产流产沙
人工降雨
坡地产流产沙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降雨入渗
降雨径流
径流产沙
数值模拟
模拟降雨对工程建设区裸露坡地产流产沙及氮素流失的影响
模拟降雨
纱网覆盖
工程裸露坡地
产流产沙
氮素流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喀斯特坡地裸露心土层产流产沙模拟研究
来源期刊 土壤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表土剥离 土壤侵蚀 地下漏失 喀斯特坡面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557
页数 13页 分类号 S157.1
字数 140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66/trxb2016090502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全厚 贵州大学林学院 87 821 17.0 22.0
2 兰雪 贵州大学林学院 20 126 6.0 11.0
4 严友进 贵州大学林学院 20 123 8.0 10.0
5 伏文兵 贵州大学林学院 8 69 5.0 8.0
9 靳丽 贵州大学林学院 3 29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1)
共引文献  (632)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15)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199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9(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1(2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4(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6(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7(3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08(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0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10(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1(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2(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3(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6(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2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表土剥离
土壤侵蚀
地下漏失
喀斯特坡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学报
双月刊
0564-3929
32-1119/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2-560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1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