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类肝细胞癌是全球最常见和具有高致命性的癌症之一.中国的肝癌患者在全球居于首位,目前仍然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来治疗肝癌.近年,溶瘤痘病毒(vaccinia virus)由于其高效的抗癌效应,副反应较低和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一种癌症治疗的新方法,且已经广泛应用于癌症的治疗中.索拉非尼,一种新型的肿瘤激酶抑制剂,作为化疗药物可安全有效地治疗肝癌,且已应用于临床试验中.本实验将索拉非尼与溶瘤痘病毒联用并探究其在肝癌细胞中的抗肿瘤的效应.通过体外MTT,Hochest,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等细胞实验和体内小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以及免疫组化的分析,发现索拉非尼联合溶瘤痘病毒,可显著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小鼠移植瘤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联合处理组的肿瘤大小有下降的趋势.联合使用索拉非尼和溶瘤痘病毒可能为一项肝癌治疗的新途径.
推荐文章
脂质体姜黄素联合索拉非尼对人肝癌Huh7细胞的抑制作用
肝癌
脂质体姜黄素
索拉非尼
联合用药
白头翁皂苷D联合索拉非尼对人肝癌细胞转移的影响
肝肿瘤
肿瘤转移
体外研究
药物疗法,联合
白头翁皂苷D
索拉非尼
BEL-7402
香菇多糖对培养肝癌细胞索拉非尼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
香菇多糖
原发性肝癌
索拉非尼
耐药
HIF-1α
VEGF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索拉非尼联合溶瘤痘苗病毒对肝癌细胞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来源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溶瘤痘病毒 索拉非尼 联合治疗 肝癌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8-645
页数 8页 分类号 Q291
字数 14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603/j.cnki.1000-1190.2017.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秀梅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32 20 3.0 4.0
2 应畅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5 4 2.0 2.0
3 秦云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4 1 1.0 1.0
4 雷文 4 2 1.0 1.0
5 李亚姣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元医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溶瘤痘病毒
索拉非尼
联合治疗
肝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1190
42-1178/N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桂子山
38-39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899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