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微乳液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手段,而日益受到学者关注,本课题组拟以高效的二(2-乙基己基磷酸)(D2EHPA)为萃取剂,采用微如液萃取技术来提取NaH2PO4溶液中的FeFe3+杂质,本文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合适的微乳液组成体系,首先对以OP-10为表面活性剂,异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2mol·L-1 HCl为内相体系的饱和溶水量进行研究,初步确定微乳液体系的范围,再对在50℃下D2EHPA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助剂,OP-10为表面活性剂,异戊醇为助表面活性剂,2mol·L-1 HCl为内相溶液的微乳液拟三元体系相图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微乳液萃取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推荐文章
汽油微乳液拟三元相图及电导率研究
表面活性剂
相图
微乳液
电导率
毒死蜱微乳液拟三元相图影响因素研究
农药
毒死蜱
微乳液
拟三元相图
毒氟磷微乳液拟三元相图及其微观结构的研究
微乳液
毒氟磷
电导率
微乳结构
液晶
三元聚合纳米复合乳液的研究
三元聚合
种子乳液
反应速率
多分散
粒径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乳液拟三元相图体系制备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工程师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乳液萃取 饱和溶水量 拟三元体系相图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X824
字数 15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47/j.cnki.23-1171/tq.201702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军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267 1627 19.0 27.0
2 罗建洪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37 130 8.0 9.0
3 窦智慧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1 2 1.0 1.0
4 朱新华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5 3 1.0 1.0
5 代爽 四川大学化工学院 5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乳液萃取
饱和溶水量
拟三元体系相图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工程师
月刊
1002-1124
23-1171/TQ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衡山路18号
14-165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0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45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