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优选板蓝根颗粒的最佳防潮辅料,并选出与吸湿数据拟合后相关性最高的数学模型.方法 以板蓝根稠浸膏为模型药物,以吸湿性、成型性、外观变化和溶化性为考察指标,药辅比为1.0∶1.5制粒考察单一辅料对颗粒吸湿性的影响,筛选出最佳防潮辅料,并测定临界相对湿度;对吸湿数据进行数学模型拟合,比较R2的大小,确定最佳吸湿数学模型.结果 单一辅料以药物∶微晶纤维素(1.0∶1.5)的防潮效果最好,并测得其临界相对湿度为80%;3种模型中R2值最高的是二次曲线方程,R2≥0.97,接近0.99.结论 筛选出的辅料能有效降低板蓝根颗粒的吸湿性,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推荐文章
青天葵颗粒剂辅料筛选研究
青天葵颗粒剂
辅料筛选
综合评分
瓜蒌薤白颗粒防潮辅料的研究
瓜蒌薤白颗粒
防潮辅料
吸湿性
复方板蓝根颗粒解热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复方板蓝根颗粒
解热
抗炎
南板蓝根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
南板蓝根颗粒
常规法
培养基稀释法
回收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板蓝根颗粒防潮辅料的筛选
来源期刊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板蓝根颗粒 吸湿性 数学模型 防潮辅料 筛选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8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841/j.issn1003-8450.2017.02.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雄 64 470 10.0 19.0
2 陈晖 75 168 7.0 8.0
3 高建德 50 360 10.0 18.0
4 朱晓玉 15 22 3.0 4.0
5 宋开蓉 13 19 3.0 4.0
6 师婷婷 11 14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7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板蓝根颗粒
吸湿性
数学模型
防潮辅料
筛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3-8450
62-1214R
大16开
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54-7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06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