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对4×10Gbit/s并行光模块光串扰进行优化,采用了ABCD传输矩阵法,结合光纤耦合约束条件以及准直透镜、自聚焦透镜和光纤端面球透镜的理论,设计出两套优化方案.研究了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光束特性,利用MATLAB进行理论分析,模拟得出光斑半径与发散角的关系,并分析了串扰情况.在ZEMAX非序列模式下完成了光路建模,优化结构中透镜参量以及光纤端面设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取得了优化后耦合光斑半径与耦合效率.结果表明,间接耦合优化结构中,到达光纤端面的光斑为53.72μm,耦合效率达到72.59%;而直接耦合优化结构中,到达光纤端面的光斑为3.695μm,耦合效率高达到76.11%,有效地解决了并行光模块之间的光串扰问题.这一结果对光网络信号传输质量优化方面是有帮助的.
推荐文章
10Gbit/s甚短距离并行光传输模块与实验系统
甚短距离
并行光传输模块
转换集成电路
同步数字体系
10Gbit/s EPON ONU光模块的设计
10 Gbit/s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非对称式
对称式
突发式发射
10Gbit/s XFP光模块的设计
10Gbit/s小型化可热插拔光模块
自动功率控制
光功率
消光比
10Gbit/s甚短距离(VSR)并行光传输系统
VSR
VCSEL
8bit/10bit编码
转换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4×10Gbit/s并行光模块串扰优化设计
来源期刊 激光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光通信 光串扰优化 光学仿真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光通信与光信息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4-61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929.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10/jgjs.issn.1001-3806.2017.04.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克非 西南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6 166 7.0 12.0
2 邵龙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3 22 1.0 3.0
3 苏良闯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3 22 1.0 3.0
4 叶涛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4 22 1.0 4.0
5 侯恺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2 3 1.0 1.0
6 余海杨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光通信
光串扰优化
光学仿真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激光技术
双月刊
1001-3806
51-1125/TN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238信箱
62-74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9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9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