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优化锂电池充电极化电压,提高充电效率为目标,研究了电池充电极化电压与SOC的关系、停歇与极化电压降的关系、放电幅值与极化电压降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充电初期与充电快完成阶段,极化电压变化极大;停歇与放电能有效地降低极化电压,停歇的时间越长,极化电压降低得越多;放电幅值越大,极化电压降越大.在此基础上,以降低极化电压作为电池充电性能的评价指标,提出了基于降低极化电压的优化充电方法,并与恒流充电方法和变电流间歇充电方法的充电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充电效率上高于恒流充电与变电流间歇充电2到3倍,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充电效率达到了95.36%.
推荐文章
磷酸铁锂电池铁溶解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锂离子电池
容量衰减
溶解
一种新型空间锂电池快速充电方法
空间锂电池
快速充电
充电极化
不调节母线
RTG用高功率磷酸铁锂电池SOC分析
高功率FePO4锂电池
线性积分
端电压矫正
16路智能锂电池充电、维护仪设计
锂电池
充电
维护
8051F020
充电电压
充电电流
自动识别
筛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降低极化电压磷酸铁锂电池充电方法研究
来源期刊 汽车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锂电池 极化电压 SOC 充电性能
年,卷(期) 2017,(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M910
字数 42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703.2017.1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志农 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84 611 11.0 22.0
2 覃章锋 南昌航空大学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试验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锂电池
极化电压
SOC
充电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汽车技术
月刊
1000-3703
22-1113/U
大16开
长春市创业大街1063号
12-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57
总下载数(次)
10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