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密度泛函M062X方法在6-31 +G(d)基组水平上考察乙酰胺与甲胺在唑类化合物咪唑、吡唑和苯并三唑双氢键催化作用下的转酰胺反应机制.在该机制中,催化剂通过与底物乙酰胺的羰基氧以及氨基上的一个氢形成双氢键来活化其酰胺键,从而有利于亲核试剂甲胺对乙酰胺酰胺键的亲核进攻.计算结果显示,咪唑和吡唑催化的转酰胺反应焓变能垒分别是123.9kJ· mol-1和92.3 kJ·mol-,而苯并三唑做催化剂时焓变能垒降低为88.3 kJ·mol-1,其催化效果优于咪唑和吡唑.当运用溶质全电子密度溶剂化模型SMD (solvation model densi-ty)来考察甲苯和水作为溶剂对苯并三唑催化的转酰胺反应产生的溶剂效应时,发现溶剂的加入使反应焓变能垒明显升高,说明溶剂的加入并不利于反应的进行.
推荐文章
新型多氢键双功能手性酰胺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BINOL-3,3′-二羧酸
手性酰胺
手性配体
联二萘
合成
苯基恶唑烷酮类化合物合成研究
抗菌素
苯基恶唑烷酮类
Suzuki偶联反应
唑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唑类化合物
抗菌
农药
活性
N-苄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
N-苄基酰胺类化合物
辣椒素
辣椒素类似物
合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唑类化合物双氢键催化转酰胺反应的机制
来源期刊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苯并三唑 转酰胺反应 催化机制 双氢键 密度泛函理论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学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2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3.3|O626.26|O621.1
字数 32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159X.2017.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杰 西华大学理学院 8 2 1.0 1.0
2 曾义 西华大学理学院 7 1 1.0 1.0
3 廖玉龙 西华大学理学院 3 1 1.0 1.0
4 朱红瑞 西华大学理学院 2 1 1.0 1.0
5 施懿 西华大学理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苯并三唑
转酰胺反应
催化机制
双氢键
密度泛函理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159X
51-1686/N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9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613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