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24°压缩拐角为流场模型,针对不同注入总压微射流作用下来流马赫数为2.9的超声速压缩拐角流场进行了数值研究,喷射方向与来流垂直.研究表明,微射流阻挡作用下,其下游速度被减小,而减弱了分离激波强度.此外,微射流与来流耦合会产生正反向旋转流向涡对,在其下洗作用下,高能量流体被带入到边界层底部近壁面处,使此处低能流体被激活,进而增强了边界层的抗逆压能力不易发生分离,且这种激活能力会随注入总压的增加而增强.权衡控制效果和注入能量认为,注入压比(注入总压/来流总压)为0.60的微射流为最优方案,在其作用下,拐角区分离面积被减小了近70%、激波交汇点与壁面的距离被降低了近37%、分离激波强度被削弱近12%.
推荐文章
开式风洞超声速压气机流场起动的数值研究
开式风洞
超声速
流场起动
压气机
叶栅流场
超声速气体浸没射流的数值计算和实验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混合
超声速浸没射流
气泡运动
超声速进气道流场三维数值模拟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
进气道
模拟仿真
攻角
缩比
超声速旋流天然气分离器研究
天然气
超声速
旋流分离器
凝析
脱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射流作用下的超声速流场控制机理研究
来源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微射流 边界层 注入总压 涡对 分离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91-150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V221.3
字数 34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700/j.bh.1001-5965.2016.05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艳明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16 34 3.0 5.0
2 刘平超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1 0 0.0 0.0
3 陈思成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 1 1.0 1.0
4 秦洋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射流
边界层
注入总压
涡对
分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月刊
1001-5965
11-2625/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12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6999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