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究多通道食管阻抗监测于非糜烂性反流病与功能性烧心上的临床鉴别价值.方法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内镜检查均为阴性),设为研究组;再择取同期收治的98例健康受检者,设为对照组.为两组患者全部实行多通道食管阻抗监测,探究食管酸的暴露时间以及各反流事件的发生概率.结果 按照监测结果 分组:A组:阳性,39例(39.80%);B组:阴性/阳性,37例(37.76%);C组:阴性/阴性组,22例(22.45%).A组在总返流次数、液体反流次数、酸反流次数、上明显高于B组、C组与对照组;B组在上述指标上高于C组和对照组.C组与对照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临床可以通过多通道食管阻抗监测鉴别出与,其临床诊断价值鲜明.
推荐文章
非糜烂性反流病的亚型研究——附82例分析
非糜烂性反流病
胃镜
24小时食管酸碱度监测
症状指数
胃食管反流病人24 h食管pH值监测结果分析及护理
胃食管反流病
咽部异物感
慢性咳嗽
24
h食管pH值监测
护理
24h pH-阻抗监测研究非糜烂性反流病、糜烂性食管炎及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非糜烂性反流病
糜烂性食管炎
阻抗
幽门螺杆菌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及24 h食管阻抗-pH值对功能性烧心和非糜烂性反流病患者的监测结果分析
功能性烧心
非糜烂性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
高分辨率食管测压
食管下括约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4h多通道食管阻抗-pH监测在鉴别非糜烂性反流病和功能性烧心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现代诊断与治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功能性烧心 非糜烂性反流病 24h多通道食管阻抗-pH监测 鉴别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71
字数 187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瑜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9 9 2.0 2.0
2 梁冬生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8 20 2.0 3.0
3 邓巍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1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功能性烧心
非糜烂性反流病
24h多通道食管阻抗-pH监测
鉴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诊断与治疗
半月刊
1001-8174
36-1160/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井冈山大道198号
44-60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862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8046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