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头颅非增强CT(NECT)标准化“卒中窗”设置,评估其对早期缺血改变(EI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在症状发作的360 min内检查并经MRI或DSA确认EIC的患者.2名放射科住院医师间隔2周先后使用默认窗宽窗位(100 HU、35 HU)、“卒中窗”(30 HU、35 HU)评估EIC及其各种征象,以2名主治医师的最终确认为“金标准”,分别比较住院医师使用默认窗和“卒中窗”对EIC征象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最终确认存在各种EIC征象的患者有113例(67.3%),其中,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59例,大脑后动脉高密度征5例,基底节轮廓消失征42例,脑岛带消失征35例,皮质脑沟变浅征29例,局灶性低密度征31例.住院医师使用默认窗仅发现72例(42.9%)EIC,显著少于“金标准”(P<0.01);但使用“卒中窗”检测到EIC 107例(63.7%),与“金标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医师使用“卒中窗”检测到EIC显著高于默认窗(P<0.01).除了大脑后动脉高密度征,在EIC的其他各种征象方面,住院医师使用默认窗EIC检出率均显著少于“金标准”(P<0.05);尽管使用“卒中窗”检测到EIC的征象少于“金标准”,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医师使用“卒中窗”检测到EIC的征象显著高于默认窗(P<0.05).结论 通过“卒中窗”观察可以显著提高住院医师对EIC的发现率.
推荐文章
新生儿HIE头颅CT检查的早期诊断价值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分级
诊断价值
胎龄
双能量CT增强扫描对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价值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量
动脉血管成像
图像质量
缺血性肠病
ABCD2评分联合头颅CT影像在TIA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
CT
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头颅非增强CT“卒中窗”设置对早期缺血改变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6-8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445.3
字数 34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065.2017.1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天乐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 22 93 6.0 8.0
2 崔磊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 36 188 7.0 12.0
3 朱丽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 9 48 4.0 6.0
4 张树清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导管室 9 26 4.0 5.0
5 尹剑兵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 8 15 3.0 3.0
6 刘佳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 14 3 1.0 1.0
7 钱澄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图书馆 2 8 1.0 2.0
8 葛莉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图书馆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2096-3882
32-1875/R
大16开
徐州市淮海西路84号
28-15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2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47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