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铁塔下部多是采用桩基础,在我国西南山区实际工程应用中,一般须将桩体嵌入岩层,但由于基础需承受一定的水平荷载,对桩体直径设有限制,从而使设计偏于保守.文章在此基础上创新地提出变截面抗拔桩,通过现场极限载荷试验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对其承载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对桩体嵌入岩层中的变截面抗拔桩,岩层提供的侧摩阻力对抗拔桩承载力提供主要的支持,且对抗拔力的增益效果与等截面桩接近;抗拔桩桩体进入岩石后,对比等截面桩,变截面桩桩身侧摩阻力的跳跃性增强,最大侧摩阻力一般发生在桩体进入岩石后1m内的位置,之后侧摩阻力大幅下降.侧摩阻力跳跃性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桩身侧摩阻力的发挥,从而导致抗拔桩承载力的下降;利用有限元软件,实现了对桩径变化这一因素进行单一变量控制,得出在强风化岩层段,变截面桩桩身侧摩阻力要明显大于等截面桩;变截面桩在中风化岩层段侧摩阻力的发挥受上部侧摩阻力跳跃性变化的影响,有一定降低.
推荐文章
等截面桩与扩底桩抗拔承载特性数值分析研究
等截面桩
扩底桩
抗拔桩
足尺试验
承载特性
数值分析
变截面螺纹桩竖向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变截面螺纹桩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承载力
螺纹结构参数
嵌岩扩底短桩抗拔承载性能现场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嵌岩
扩底短桩
抗拔承载性能
现场试验
数值模拟
嵌岩桩变形特性影响参数数值模拟分析
嵌岩桩变形特性
桩径
嵌岩深度
桩混凝土强度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变截面嵌岩抗拔桩承载特性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
来源期刊 四川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变截面抗拔桩 承载特性 极限载荷实验 数值模拟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岩土工程与地下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U473.1+6
字数 34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983.2017.05.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建林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93 511 13.0 18.0
2 王滨 5 3 1.0 1.0
3 杨柏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14 14 2.0 3.0
4 张文涛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变截面抗拔桩
承载特性
极限载荷实验
数值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建筑
双月刊
1007-8983
51-1133/TU
大16开
成都市解放路二段95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566
总下载数(次)
34
总被引数(次)
303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