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专病小组模式相较于常规教学模式在危重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实习的36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2人,对照组24人,进行为期1个月的临床实习,实习结束后,进行出科考试、出科讲座和问卷调查,进行实习效果评价,并在学生整个实习学年结束后,统计两组学生发表论文、获得课题资助和奖项情况,进行科研能力评价.结果 两组学生在出科考试成绩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7, P>0.05),但实验组学生在主题讲座、问卷调查结果、论文写作、课题申报方面优于对照组学生.结论 专病小组模式在学生临床思维、自主学习、综合分析和科研能力培养方面优于传统实习模式;学生在临床参与度、兴趣、实习满意度方面的体验优于传统模式学生.
推荐文章
临床病例PBL教学法在危重病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临床病例
PBL教学法
危重病医学课堂教学
信息系统在危重病人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
危重病人
管理
专科护理小组在体外循环术后危重病人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压疮管理
体外循环
皮肤联络员
危重病人
术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专病小组模式在危重病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危重病学 医学生 专病小组模式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教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5-4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7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677X.2017.03.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瑞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 73 324 9.0 14.0
2 金卫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 13 76 5.0 8.0
3 田锐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 21 85 6.0 8.0
4 夏丰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 3 23 1.0 3.0
5 周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病科 5 25 1.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危重病学
医学生
专病小组模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月刊
1673-677X
11-5259/R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0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29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