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灵敏度可分为方法灵敏度和仪器灵敏度.在分光光度计中,前者受物质吸光系数和比色池长度影响,与仪器无关;后者受光的强度、检测器的增益和分光元件质量影响,应根据被测对象浓度范围调节.分光光度计分为两类,Ⅰ类仪器吸光度可调,仪器灵敏度是重要指标;Ⅱ类仪器对同一物质吸光度相对固定,灵敏度反映的是方法灵敏度,意义不大.JJF 1001-2011中灵敏度的定义只有一种,而衍生出的不同文献资料中仪器灵敏度和方法灵敏度的区别,更多是由于研究或评价者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的:对计量工作者,是在特定的方法灵敏度前提下对仪器灵敏度进行检测;对分析检测人员,更多是在最佳的仪器灵敏度下,对方法灵敏度进行优化.
推荐文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测量不确定度
UV-9100紫外分光光度计
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发展趋势探析
光度计
分析仪器
光吸收率
透明介质
火焰法金属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灵敏度调整方法研究
火焰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灵敏度
金属锂
逐层确定RST仪器灵敏度的新思路
测井仪器
RST
仪器灵敏度
逐点确定
逐层确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分光光度计中方法灵敏度和仪器灵敏度的区别和联系
来源期刊 计量技术 学科
关键词 分光光度计 灵敏度 方法灵敏度 仪器灵敏度 区别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测量与设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28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7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771.2017.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国城 57 122 6.0 9.0
2 张庆暖 5 17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分光光度计
灵敏度
方法灵敏度
仪器灵敏度
区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量技术
月刊
1000-0771
11-1988/TB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8号
2-796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4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597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