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最初得知王希奇教授创作了巨幅油画《1946》后的第一反应是,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用当代艺术语汇来呈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因为,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大遣返”这一事件本身所包含的历史信息都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但转念一闪,又产生了一种犹疑,担忧这种战争题材的历史叙事被纳入到某种固定的话语框架系统之中.如果是这样,历史呈现的复杂丰富性就会被某种惯常的观念模式所稀释,势必导致历史呈现的苍白无力.看到这幅画,尤其是站在这幅二十米长的画卷前,我的担忧消除了,这幅画带给我一种特别的震撼.与一般的震撼不同,这是一种凝重的甚至凝重得有些迟滞的震撼,也正是这样一种凝重而迟滞的震撼,带我们进入那个苦痛灾难的历史深处.
推荐文章
网生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叙事革新
青年亚文化
网生纪录片
叙事
历史题材纪录片
论中外合拍历史文化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策略
历史文化纪录片
中外合拍
讲好中国故事
叙事策略
国外叙事医学研究历史对我国叙事医学在地化发展的启示
叙事医学
反叙事医学
在地化
医患关系
医学伦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作为方法的历史苦难叙事
来源期刊 文艺争鸣 学科
关键词 法的历史 历史呈现 重大历史事件 战争题材 历史叙事 历史信息 框架系统 观念模式 艺术语 灾难 油画 稀释 话语 画卷 创作
年,卷(期) 2017,(9) 所属期刊栏目 视野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6-208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燕楠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24 28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的历史
历史呈现
重大历史事件
战争题材
历史叙事
历史信息
框架系统
观念模式
艺术语
灾难
油画
稀释
话语
画卷
创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艺争鸣
月刊
1003-9538
22-1031/I
16开
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12-99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05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4627
论文1v1指导